鋰聚合物電池可說是無所不在,它們出現(xiàn)在手機、平板電腦、筆記型電腦,以及混合動力/電動車輛中;我們很少會想到它們,除非討論到一些消費性電子裝置電池壽命似乎不夠長的問題,例如智慧手表。
現(xiàn)在的智慧手表就像某些筆記型電腦,電池續(xù)航力甚至不到一天,這讓我想到電池的問題,以及智慧手表、手機與平板電腦之間的電池是否有共通性?這也激發(fā)了我們的好奇心:是否能以單一變量來估算電池的制造成本(即物料清單成本BoM)?一個簡單的代理變量可能包含電池的質量或是其充電容量,而兩者都很容易測量。
下圖一是智慧型手機常見的袋裝型(pouch-type)鋰離子電池,是從拆開的 iPhone 6 Plus手機所拍攝;與電池連接、內含控制電路的軟帶已經被移除,不過在圖二可以看到。我們注意到,這顆電池使用了兩顆Ricoh的電池保護IC,以及TI的鋰離子電池電量計。
圖一 iPhone 6 Plus的鋰離子電池
圖二 iPhone 6 Plus的鋰離子電池控制電路
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:這款電池特別嗎?為了尋找答案,我們檢驗了過去這一年在實驗室拆解過的數款智慧型手機、平板裝置電池能量密度(Wh/g);而下圖三顯示,許多手機/智慧型手機電池的重量不到25公克,而平板裝置電池則多于70公克。
圖三 鋰電池容量
圖中的斜直線代表220 Wh/kg,與大多數電池的能量密度相符,從那些分散卻接近的小點可以看出,那些電池是采用非常類似的電池芯技術。而iPhone 6 Plus的電池重量為43公克,其能量密度表現(xiàn)并沒有非常顯眼,但既然是Apple的電池就值得觀察。
我們的下一個關注焦點,是電池的物料清單成本;為了這個我們得多知道一些電池的結構。下面的圖四就是我們開始拆解iPhone 6 Plus的鋰電池,將電池外面的鋁箔剝開,露出內部封住電池芯的聚合物薄膜;進一步將該聚合物薄膜剝離之后,就露出了在外面的鋁制陰極集電層(aluminum cathode collector),如圖五。
圖四 將iPhone 6 Plus電池外殼切開
圖五 鋁制陰極集電層
下圖六是iPhone 6 Plus鋰電池的剖面圖,顯示其層狀結構。該電池內含11個陰極(cathode),以及10個鋁制陽極(anode),集電層是并聯(lián)的。陽極與陰極的電極,都各自以活性層涂布,然后一個個往上堆疊;分隔層(separator layer)插入在陽極與陰極之間,以避免短路,同時又能讓陽極與陰極之間的鋰離子相互傳遞
圖七顯示的則是電池的側邊,陰極集電層被焊在一起,形成電池的陽極端點(anode battery terminal);陽極集電層則以類似的形式被帶出封裝外部。
圖六 iPhone 6 Plus 鋰電池的剖面圖
圖七 iPhone 6 Plus 鋰電池的陰極端點
根據TechInsights 的拆解分析,我們知道iPhone 6 Plus的電池是采用氧化鋰鈷(lithium cobalt oxide,LiCoO2)作為陰極,陽極則是采用石墨(graphite),如圖八所示。
圖八 顯微鏡下的iPhone 6 Plus電池斷面
LiCoO2是一種成熟的電池技術,常見于行動裝置電池,包括手機、平板裝置與筆記型電腦,而這也解釋了前面圖三所顯示的、各種裝置非常類似的能量密度原因。下表則顯示了一些其他陰極材料,最下面的三種是電動車電池的陰極材料,使用氧化鋰錳(lithium manganese oxide ,LMO)以及氧化鋰鎳錳(lithium nickel manganese oxide,NMC)。
常見的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與應用
石墨陽極與氧化鈷陰極擁有晶格狀結構,鋰離子在其中能可逆轉地插入(夾入)原子層之間的空隙;圖九是電池陰極氧化鈷層的顯微鏡影像,陽極的石墨層結構則顯示于圖十。
圖九 顯微鏡下的氧化鈷陰極層
圖十 顯微鏡下的陽極石墨層
要估算出手機鋰電池的物料清單成本并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,先前有一些與電動車電池成本相關的研究,但是關于更小型的電池成本估算則付之闕如,有一篇2015年才出爐的報告指出一顆完整(電動車)鋰電池的成本基準約為每瓦小時(Wh) 0.5美元。
我們經常拆解分析智慧手表、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、筆記型電腦等裝置,并以加總零組件的方式來推算物料清單成本,那些報告通常包括電子元件與人力成本、利潤;因此我們藉由減去那些利潤,來估算電池制造的成本。
如圖十一所顯示,紅色的點狀顯示電池的物料清單成本約為每瓦小時0.37美元,而且也有一些分散的狀況,這是因為電池通常包含不同的搭配電子元件;每瓦小時0.37美元比前面的電動車鋰電池成本略低,但因為手機電池與車用電池采用的技術畢竟不太一樣,這并不令人驚訝,而且手機電池相對是比車用電池更成熟的技術。
圖十一 行動裝置鋰電池成本估算
上圖中藍色的部分則是我們從Amazon調查的手機鋰電池零售價,這部分我們是選擇了價格最低產品,因為考量這些產品應該是制造商與零售商利潤最??;鋰電池零售價約是我們估計的物料清單成本兩倍,這個結果似乎很合理。
所以回到我們最前面的問題,物料清單成本能使用最簡單的代理變量(proxy)嗎?我們認為答案應該是肯定的,從圖十一所顯示的鋰電池成本集中狀態(tài),這應該是合理的;電池的成本也包含材料與人工,我們認為這部分也會隨著電池的容量大小而遞增。
(審核編輯: 智匯張瑜)
分享